名师大讲堂||原文化部艺术司司长、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于平教授莅临我校讲座

发布时间:2019-12-06 浏览量:328

 

于 平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文化部优秀专家
曾担任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司长、科技司司长

 


2019年12月5日晚7:30于西校区伦理楼107,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于平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舞蹈的文化功能和创编实践》的精彩讲座,现场虚无坐席。本次讲座由我校副校长王斌主持。

 


于教授围绕群众舞蹈的文化功能与创编实践要点展开讲座。于教授首先介绍了群众舞蹈的概念,即群众自发参与、自由运动、自由传衍的舞蹈,是一种群体活动。群众舞蹈最初的文化功能一是“康体”,即保持身体健康;二是“宣情”,即抒发自己的感情。由于中华文化厚德载物的特征,群众舞蹈也蕴含着和平恬淡、宽厚包容的特点;中华文化“以农为本”的特征,使群众舞蹈展示出重心平稳,动态质朴的风貌。这些优秀的中华文化特质成为我们今日群众舞蹈的文化之根和精神之源,奠定了我们群众舞蹈的艺术风范和美学品格。

 


讲座过程中,于教授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群众舞蹈入手,讲解了群众舞蹈“人以群分”和“头领群舞”的现象,通过举例当下流行的社会广场舞,分析了群众舞蹈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目前,新型城市中的群众舞蹈形成了两个新特征:一是以活动身体为主要功能,来弥补身体机能退化的缺憾;二是以追逐时尚为次要功能,在舞蹈中融入时尚潮流元素。

 


随后,于教授结合自己的编舞实践,深入讲解了群舞编创中需要注意的三个要点:以“三步加”为基础的动态展开编舞,通过“线性流动”编创舞蹈的“视觉式样”,编创中注意“群舞织体”的关系及其“等重平衡”的构图。于教授指出,我们要学会从生活中提炼“主题动机”,注意生活表现的“典型性”和舞台表现的“可舞性”,再运用上述要点进行舞蹈编创,就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于教授深入浅出地将舞蹈的功能和创编方法娓娓道来,提高了舞蹈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拓宽了学习研究视野,也为广大师生欣赏舞蹈魅力提供了专业的审美视角,令师生们受益匪浅。

 


本次讲座在现场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摄影:毛 兰(校对)、王雨龙,廖佛林
文字:蔡加琦(校对)、黄祎洋、李泽清
责任编辑:文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