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刘志强教授到我校开展讲座《以智能卫浴设计为例:谈产学研赋能企业创新设计》
刘志强
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导,工业设计学院工业与交互设计系主任。智能产品设计教研中心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模型与快速成型实验室主任主持完成美的、北通、天域北斗、箭牌卫浴等国内知名企业校企产学研合项目20余项。作品获德国红点、IF设计奖、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红星奖、广东省省长杯等各级奖项。
11月9日晚,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刘志强莅临我校西校区公德楼107教室,为学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以智能卫浴设计为例:谈产学研赋能企业创新设计》的精彩学术讲座。讲座旨在分享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实践经验,为师生解锁“设计+产业”协同创新的路径。
讲座伊始,刘志强教授介绍了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的办学特色与教学体系。刘志强教授以“产学研协同创新全流程”为核心,结合自身主持的多个企业合作案例,重点拆解了与箭牌卫浴的合作项目。针对国际机场、高端商场、养老中心、幼儿园四大差异化场景的需求痛点,他带领团队组织学生深入白云机场、广州K11购物艺术中心等实地场景,运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多元研究方法,精准捕捉不同用户群体的核心诉求——从机场旅客的便捷性需求,到养老中心的适老化需求,形成了“场景调研—需求提炼—设计落地”的完整闭环。
在高端商场“网红卫生间”设计案例中,刘志强教授团队聚焦年轻女性群体的打卡需求与隐私诉求,通过明确目标人群、设计风格及定位,采用克莱因蓝的设计风格,满足了空间布局、功能设施、清洁维护等多方面需求。其中,智能感应电泳玻璃门通过灯光变化直观显示使用状态,透明自洁坐便器以可视化消毒流程消除用户心理顾虑,一体化水龙头整合洗手与皂液功能,三大创新设计细节,成为“需求转化为产品”的典型范例。
刘志强教授指出,高校与企业合作具有广阔空间。高校的优势在于能够投入充足时间开展预研性研究,弥补企业设计部门因KPI压力导致的时间与人力短板。同时,企业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全流程实践”平台。学生在参与调研、设计、落地的过程中,既能提前熟悉行业需求与技术规范,也能快速积累实战经验,为毕业后融入企业团队奠定基础。
互动环节中,针对学生提出的“AI在设计中的应用”等问题,刘志强教授结合企业实践与个人经验表示,AI可作为前期概念生成与造型风格决策的辅助工具,大幅提升设计效率。他鼓励学生积极运用AI技术,并在实践中探索适合个人创作的方法。
此次讲座不仅让师生近距离接触工业设计领域的前沿实践,更通过丰富的案例分享,明晰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路径与价值。讲座在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王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