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大讲堂||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金根教授开展讲座《艺术与意境》

来源:党委宣传部 责编: 文玉、周小琪 作者: 白思宇(校对)、由梦倩 发布时间:2021-06-28 浏览量:653
张金根

                                                                                                                                                                                                        

曾任广西外国语学院副校长、教授
现任北海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2021年6月24日晚上7点30分于我校西校区伦理楼107,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金根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题为《艺术与意境》的精彩讲座,吸引广大师生前往聆听,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罗秋梅主持。

 


讲座开始前,张金根教授向同学们通过分享自己喜欢名言,“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希望可以和北艺师生成为朋友,交流学习心得。

 


张金根教授从艺术与意境的关系上讲到,艺术是意境的载体和存在空间,意境是艺术的根本基因和本质特征。随后,张金根教授重点讲述了意境的起源与发展情况。意境具有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从先秦时期开始直到今天都是层出不穷的。张教授提出意境这一词是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批评的重要内容。

 


紧接着,张金根教授结合《我要读书》这一摄影作品的赏析,由浅到深分析作品想要表明的意图。《我要读书》从意境分析,在贫穷落后的物质条件、渴望知识与读书的情境结合,成为中国希望工程最有力的宣传,激励成千上万的人为希望工程捐款捐物,激发了社会对失学孩子的无私关爱。

 


讲座过程中,张金根教授介绍到意境是一种美的存在方式。同时,他向大家提出意境的本质归结为意蕴、形象、艺术境界。简单来说,意境是一种美的存在方式亦是情景交融的美。张教授就意境的范畴、存在空间展开诠释说明,意境属于美学范畴,存在空间和载体是艺术或艺术品。张金根教授强调,世上没有无意境的艺术,只有不同意境的艺术。

 


张金根教授通过分析诗歌《登幽州台歌》、《追求》中的意境,更加明确的展示了物镜、情境、义境、共融共生的内涵。张教授通过对比《我要读书》、关晓彤2020年戛纳红毯照两幅摄影作品得出不同的意境、传播媒介、社会作用、持久性。
讲座最后由罗秋梅副院长进行总结,张金根教授从哲学高度讲述了意境的知识。同时,希望同学们在艺术创作方面不仅要有作品之美,还要结合意境之美。
本次讲座在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伍金钰/摄)